清新自然的音乐风格,无为而为的歌唱态度,简单质朴的生活观念,在创作民谣领域辛勤耕耘,以现场演出的良好口碑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力量,得到众多聆听者的喜爱,两岸三地乐评人誉其作品"可以闻到生活最本质的清香"。有一种爱,希望能用音乐的方式传递,让更多人听到。一直在路上,只因有歌要唱。
“在这样一个讲究时髦、时尚、时间的时代,我们都拼命去创造一切与时俱进的东西,因而它短命速朽。他们的歌属于哪个时代?它不属于任何时代,因而适合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去倾听。”乐评人王小峰曾这样评价“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”的音乐。
小娟 主唱&木吉他
来自武汉,3岁开始唱歌。民谣创作人,歌声如空谷幽兰,被誉为“中国大陆民谣第一女声”,对生活给予的所有都回报一份简单质朴的热爱。1990年代发表个人创作,1998年成立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乐队。
黎强 木吉他&竹笛
来自新疆,15岁开始自学古典吉他。内敛沉稳的风格,游刃有余的胸襟,描绘出山谷里童话色彩的晴空。1998年加入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乐队。
刘晓光 长笛&口琴&键盘
来自内蒙,14岁开始专业学习萨克斯、钢琴。爵士乐手,致力于北京爵士乐的演奏和教学。孩子气的同时,在喧嚣繁杂的生活表面追寻宁静的内心感动。2008年加入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乐队。
在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歌曲中,你很容易找到安静的力量,它带领你走向心灵的归宿。闭上眼,见尘世外另一番景象;静下心,聆听大自然最淳朴的声音。
宛若花开,繁华不可方物
Q1: 大概是在十年前,当时在北京牡丹园附近一间叫做“彼岸”的小众书店里看书的时候,传来一阵空灵而干净的歌声,觉得很特别,我就去问书店老板,他说出了“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”这个名字,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你们和你们的音乐;而现在我们正在开发的“璞之谷”项目,和你们的乐队名也特别有缘分。请问乐队的名字有什么样的来历?跟你们演唱的《山谷里的居民》这首作品,哪个在前,哪个在后?
A1
小娟:乐队名称的来历,其实是与自然有关。很多年前了,我从一个纪录片里看到的景象,对我的触动非常大,那是一部在讲环境保护主题的纪录片,由于人类对植被、生态等环境的破坏,让原本属于生灵栖息地的森林越来越少。我就在想,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,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灵,但人类为了自己不断破坏环境。为什么人类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呢?于是我脑海中就诞生了山谷这个意境。因为山谷之中有世外桃源般的感觉,那种人和自然的融合,是我心中理想的生存状态。
随后,有了《山谷里的居民》这首歌曲,也有了乐队的名字。
我们取过这个名字后,一直沿用至今。很多朋友也告诉我,说乐队的名字太长了,不适合大家的记忆和传播。但这么多年了,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改乐队的名字。“山谷里的居民”这个名字和意境是来源于内心深处,对这份意境的追寻是我们的初心,也代表了我们崇尚自然的态度。
Q2: 小娟1990年就参加崔健在武汉的义演,1994年词曲创作和演唱作品就收入《摇滚北京Ⅱ》专辑,也曾与张楚、老狼等同台演出,但小娟上大学时学的是会计专业,初看起来似乎反差很大,请问你是从会计专业学生,到摇滚创作,再到民谣歌手,这个转变有什么样的故事?
A2
小娟:从小我的爱好就是歌唱。为什么我后来读了会计专业呢?是因为我上学的那个年代,大家还比较推崇数理化,再加上我自己理工科很强,所以在家人的指导下就去了财会专业。
但我自己一直没有放弃歌唱,因为自己嗓音比较独特,上大学时经常在楚天音乐电台做嘉宾。当时崔健要在武汉做一场义演,怀揣着也尽一份力量的想法,就参加了崔健这场演唱会。没想到的是,这次助演给崔健留下了深刻印象,从而结识了北京音乐圈的不少大咖。
我的《蓝色的窗外》、《美丽的魂魄》等几首歌,崔健都非常喜欢,而且还被收录在《摇滚北京II》中,同专辑中还有轮回乐队和战斧乐队的作品,但只有《美丽的魂魄》是一个人清清亮亮地吟唱,非常独特。
一路走来,无论是最开始和崔健的合作,还是后来与老狼、张楚的同台演出,我的音乐是延续的,内心的主线没有断过,中间并没有什么刻意的转变。“顺其自然”是我对音乐的态度,也是我们乐队的风格。
Q3: 咱们乐队1998年成立,到现在超过20年,这可能在中国乐坛都是少见的,这些年乐队成员有过什么变化?对目前乐队的状态是否满意?
A3
小娟:提到我们乐队的历史,是挺长的。从1998年开始我和小强搭档组起乐队,到后来口琴和键盘手刘晓光的加入,再到打击乐和鼓手荒井,我们的乐队一步步到达自己心目中的状态。
回想起来,从我们踏入音乐圈开始,几乎经历了乐队应该经历的一切。从Livehouse演出,到室内音乐厅演出,再到全国各地的场地巡演、户外音乐节、演唱会,我们几乎尝试过所有的演出方式。目前乐队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,我们的音乐能够跟环境做呼应和调整,彼此互相影响又互相成就。
就像植物生长,根植于环境又影响了环境。我们的乐队成员有极强的丰富性,小强、小光、荒井包括后来加入乐队的贝斯手大米等都是乐器高手,所以无论是户外音乐节,演唱会,音乐厅,室外演唱会,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。
多少喧嚣,终归于寂寥
Q4: 《山谷里的居民》这首歌确实有一种山谷里的空灵感,“如同寂静山谷里潺潺流淌着的溪流”,无论是歌词,还是小娟的声音,还是木吉他的代入感,请问这个山谷是否特有所指,或者说是不是从某个具体的山谷得到过音乐的灵感?
A4
小娟:一些美丽的景色容易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,山谷也不例外。但我更喜欢的是山谷的那种意境,每个人有自己心中完美的山谷形象。我们在创作这首歌时,并没有特殊的山谷所指,不过这里却包含了我们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。无论是这首歌的创作还是乐队的其他歌曲,都像山谷里的小溪一样,没有特殊的流向。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,随心随性,肆意流淌。发自心中的喜欢,才最重要。
同时,我认为音乐中有一种强大的磁场,这来源于人内心那种对于美好和自然的向往。其实,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山谷,如果内心足够安静,就会生出一个空间,那就是我所说的山谷。在山谷里,你能听到真实的生活,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阳光和温暖,静静地感受这个世界。
Q5: 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你们的音乐,你会选择哪几个词?为什么? (诚恳、自然、自由、安静、温暖?)
A5
小娟:我会选择自然和温暖。当然,诚恳、自由、安静也很好,我也喜欢,不过我认为乐队的关键词应该选择自然和温暖。因为快节奏的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隔阂,让温暖逐渐缺失。其实,我们热爱歌唱,就是因为音乐是打破隔阂的一个很好的载体。我不需要多少言语交流,就能够通过歌曲传达我的真情实感,把握内心的真实的感受,自然呈现出来,这是传递温暖的一种多好的方式。
温暖是生命本质的东西。当前的是城市中,大家都被裹挟着向前,被节奏和情绪带动不断向前,大家就更需要有温度感,幸福感的音乐。
Q6: 乐队好像比较喜欢翻唱老歌,例如2010年的《台北到淡水》就是一张老歌新唱专辑,此外还专门有一张专辑向邓丽君致敬,请问咱们乐队在审美上是否有一些怀旧倾向,怎么看待民谣在今日中国的状态?
A6
小娟:在我们这里,没有对老歌和新歌的界限,我们在乎的是在生命生长过程中感动过,是喜欢的、适合的就好。如果单纯从演唱来讲,演绎老歌更艰辛,因为老歌属于大家耳熟能详的,经典的部分需要保留,但同时翻唱也不可能是无意义的重复,需要有自身的理解在里面。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融入音乐人的使命感,才能让音乐更出彩。就像空气和记忆,每次呈现不仅仅是一种重复,而是一种必需和感动。
内心安静,方为栖息之处
Q7: 在“璞之谷”落成后,欢迎你们到“璞之谷”来,希望你们喜欢住在真正山谷的感觉。,请问目前你们在郊外小院里一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(这样我们好按照你们喜欢的生活场景来欢迎你们)?你们说音乐要从阳光、水、空气、植物吸取养分,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,随心而动,这是你们对自己音乐的诠释,请问怎么样理解这句话?
A7
小娟:沉浸在音乐当中的时光是幸福的。无论是创作,改歌,还是品味生活,我和小强都坚持自然的状态。早起的绿茶,餐前的水果,餐后的咖啡,都让一整天充满着满满的元气。一个人想要安静时候,我写日记,小强编吉他专辑;朋友们来了,大家就喝喝茶,聊聊天,谈论一些跟音乐有关系的话题。我们热爱生活,也喜欢这种自然的状态,这是我们内心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,也是我歌声中情感的来源。
Q8: 听说小娟喜欢看宫崎骏的动画片,最喜欢他的那些作品?为什么?
A8
小娟:是的,我喜欢看宫崎骏。他的动画片中的色彩养眼,而且很多都是自然的状态。当我看到动画片中的一些画面时,感觉特别符合我心目中山谷的状态。而且宫崎骏动画片的故事往往都很迷人,无论是《天空之城》《哈尔的移动城堡》还是《龙猫》等,都有着很多奇幻而真实的环节。而且宫崎骏老先生电影中教育意义也很好,告诫我们要尊重自然。
Q9: “山谷里的居民”,请问有没有想过有一天真的住在山谷里呢?或者说什么样的山谷才会让你有去住的冲动?
A9
小娟:如果我遇到想要栖息的山谷,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山谷,清新、自然,鸟语花香,人和大自然和谐共处。在那里,我可以用自己的歌声和音乐,浅吟低唱,给自然奏出我最爱的篇章。
Q10: “璞之谷”是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一个美丽河谷,山顶上有宏伟而沧桑的长城,院子紧挨一条清澈的小河,上游是北京唯一与长城亲密接触的湖泊,还有一条植被丰富、松鼠出没、几公里长的原生态山谷,随时等候着居民们造访。我们邀请中国最有才华的建筑师、艺术家和最有经验的工程师,来共同营造山谷里的诗意栖居之所。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有漂亮的建筑和庭院,而且能有一个爱自然、爱生活、爱艺术的富有活力的社群,人们能够住下来,成为朋友,享受一种不同于城市里的生活方式。音乐也应当是璞之谷生活的一部分,山谷居民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民谣乐队,能否为我们如何营造一个爱音乐、懂音乐的社群提供一些建议?
A10
小娟:我本人是喜欢安静的,我们乐队的作品是想要表达本质的音乐,抛开所有流行、流量,用音乐本身吸引力来表达情感。我相信不少的音乐人,跟我一样的审美认知,大家会为了感知生命而集合在一起。
从嘈杂回归安静,是很多人的心底的向往。这类人可以看到生命的生长,感知自然的力量。如果能够和这样的一群人结伴,互相欣赏,又互相不打扰,那一定是非常惬意的环境。
璞之谷就很美,旁边的古长城沉淀着历史岁月,附近有河流、有村庄,有万物生长的状态。在经历很多世事后,能够回归内心的安静,更深层次感知生命的刻度,让我们看待世事更清晰,也更清醒。如果在这里来完成一个音乐社群的话,我们会引入很多拥有更纯粹音乐属性的音乐人来一起营造氛围,在这里诞生和演奏的音乐相信会具有更强的根性,把都市俗务的纷扰屏蔽开来,与大自然一样具有天然的治愈力量。这也是我们山谷音乐一直追求的境界。